[1]Rr Nelson S W.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[M]. England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1982.
[2]赵玉林. 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[M]. 北京: 中国经济出版社, 2004.
[3]Choi B.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: Policy implications of dynamic externalities[M]. England: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, 2003.
[4]焦玉灿,罗亚非.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[J]. 科技管理研究, 2005, 25(7): 88-91.
[5]吴友军. 对我国IT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探讨[J]. 中国软科学, 2003(4): 105-111.
[6]李荣平,李剑玲.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[J].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, 2003, 24(1): 13-17.
[7]吴友军.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[J]. 商业研究, 2004(11): 27-29.
[8]和卫,师伟力,李荣平.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权数确立方法探讨[J]. 安徽农业科学, 2006, 34(20): 5385-5386.
[9]徐玲,黄瑞华,赵伟.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[J].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, 2007, 21(4): 513-517.
[10]刘婧姝,刘凤朝.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[J]. 科技和产业, 2007, 7(11): 8-12.
[11]李美娟,陈国宏,陈国龙.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[J].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, 2008, 30(6): 51-57.
[12]李力,朱伟伟.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和评价研究: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为例[J]. 生产力研究, 2009(24): 166-168.
[13]凌复华. 突变理论及其应用[M]. 上海: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, 1987.
[14]都兴富. 多目标评价决策的突变数字模型—突变级数法[J]. 科技管理咨询,1989(12): 23-28.
[15]游达明,陈凡兵. 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突变评价模型研究[J]. 科技管理研究, 2008, 28(11): 70-73.
[16]郭亚军. 综合评价理论、方法及引用[M]. 北京: 科学出版社, 2007.
[17]赵宗更,吴国蔚,董慧,等.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[J]. 河北工业科技, 2005, 22(2): 60-63.
[18]魏江,郭斌,许庆瑞. 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[J].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, 1995(5): 33-38.
[19]霍映宝,徐莉,谭仲春. 广义最大熵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[J]. 统计与决策, 2007(18): 157-159.
[20]白俊红,江可申,李婧,等.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其应用[J]. 中国软科学, 2008(3): 108-114.
[21]国家统计局.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9[M]. 北京: 中国统计出版社, 2009.
|